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什么是骈句 什么是散句
- 2、骈句是什么
- 3、骈句是什么意思
- 4、什么是骈句
什么是骈句 什么是散句
1、骈句要求文字的对偶,重视声韵的和谐,是结构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行文相邻、字数相等的两句话。散句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,长短不一。
2、骈句是诗句的一种,与散句相对,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,也可以说,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。
3、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,算不得“骈散结合”,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,才可以算得。
4、运用骈散结合可以使文章具有整齐匀称又兼具参差错落之美。
5、骈散结合的优点(作用):骈散结合,使文章节奏明快、语言错落有致,读来抑扬顿挫,和谐悦耳,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。
骈句是什么
骈句,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,它要求文字的对偶,重视声韵的和谐。是结构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行文相邻、字数相等的两句话。
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,但不是有意而为,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,才盛行起来,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,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,称为"骈四俪六"。
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,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。骈句是诗句的一种,与散句相对,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,也可以说,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。
用法
中唐以后,骈体文衰落,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,而且不限于四言六言。一般的说,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,算不得"骈散结合",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,才可以算得。
例:
二人土上坐,
一鸟口侧鸣。
两句对仗十分严谨:第一字均为数词,"二"对"一"。第二、三字各为名词,"人"对"鸟","土"对"口"。第四字都是副词,"上"对"侧"。最后都是动词,"坐"对"鸣"。
进一步观察还发现,二句的妙处不仅表现在它们的对仗工整,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。
"二人土上坐"一句,不仅叙述的是"两个人坐在土上"的情景,还说明了"将两个'人'字放在'土'字上面,就形成了'坐'字"的事实。
同样,"一鸟口侧鸣"不仅描绘出一副"一只鸟儿侧着嘴巴在叫"的画面,又讲出了"将一个'口'字置于'鸟'字的旁边便构成了一个'鸣'字"的结果。
两句既具有"宏观"上的完整句子的含意,又具有"微观"上的构造文字的内容。就是说,从外部上看是语义性的,从内部去看是字义性的。短短的十个字不仅对仗精确,还兼备内外两层含意,堪称佳句。
骈句是什么意思
骈句:指对偶句。
读音:pián jù。
类型: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。
出处:元代·许有壬《贺新郎·陈迹空凫渚》:更翩翩、三王文采,丽章骈句。
举例:骈句,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,它要求文字的对偶,重视声韵的和谐。是结构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行文相邻、字数相等的两句话。
近义词
对偶
读音:duì ǒu。
释义:修辞格之一。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。
引证:清·赵翼 《瓯北诗话·七言律》:“然汉魏以来,尚多散行,不尚对偶,自谢灵运辈始以对属为工,已为律诗开端。”
举例: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、因果、条件、转折等关系,这种对偶句子称为串对。
什么是骈句
什么是骈句:
骈句,汉语词语,读音为pián jù,意思是指对偶句。